9月15日,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京蒙合作马铃薯加工产业示范园厂区,工人在操作机器往仓库内储存土豆。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从北京出发,坐高铁不到2个小时,北方的“中国马铃薯之都”——乌兰察布就在眼前。刘长安来到这里,做起了“薯都”之前并不多见的“洋式”薯条。
他是房山区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在乌兰察布投资建起了马铃薯加工厂。厂子生产的休闲薯条、法式薯条等,带动了周边3万余人参与种植,为今年乌兰察布全部旗县脱贫摘帽添了一把柴火。
2018年,房县脱贫户瞿万江从房山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进修”归乡,黄酒特产搭上了电商快车,销路一下子宽了不少。
2020年,北京房山区共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90个,9月底之前已全部开工,已完工25个,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受益贫困人口86431人。
乌兰察布,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地处内陆,早晚较大的温度差让这里的马铃薯得以沉淀丰厚的淀粉。加上特有的沙性土壤,乌兰察布市每年鲜薯总产量能达到约450万吨。
2015年5月,“京蒙合作项目对接会”上,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安接触到了这个位于北方的“薯都”。作为房山区的企业,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刘长安带着团队来到乌兰察布进行考察,第二年开始投资建厂。
加工厂附近的平一村村民杨利军,是土生土长的“薯都人”。这个厂子里的产品,杨利军以前却从来没见过。
“乌兰察布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很早就已然浮现,但都是一些技术上的含金量比较低,也没什么品牌价值的产品,比如粉丝或者淀粉加工之类的。”杨利军说。
2017年,杨利军被工作了十多年的奶厂裁减。此前家里为给父亲治病,欠了一大笔外债。找工作时,杨利军从村委会那里听到了有北京来的公司招普工的消息。2018年,杨利军入职加工厂。
刘长安的加工厂选择的产品,是休闲薯条、法式薯条等。这些“洋式”薯条,是近年来颇受年轻人欢迎的马铃薯加工制品,但在“薯都”并不常见。薯条是怎么做出来的,杨利军在入职之前一点概念都没有。
入职后,杨利军最初的工作就是在马铃薯加工前进行筛选。“加工厂已经有全自动的筛选机,但可能会有‘漏网之鱼’。”杨利军就要把这些“漏网之鱼”挑拣出来。
挑拣的工作干了没有几个星期,杨利军又换了岗位——去包装车间进行产品包装。也是在这个车间,杨利军第一次尝了一下加工出来的薯条。“有点像是快餐店里炸出来的薯条,但是又很硬,打开就能吃。挺新鲜的。”
很快,杨利军又调到了加工的核心环节——油浴车间。“总之,我是每个生产环节都干过一遍了。”杨利军笑着说。
初秋的草原,早晚的温度已经低于10℃。一大早来到公司做收货调度的杨利军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正值马铃薯收获的季节,这几天,杨利军每天早早来到公司,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能下班回家。“忙一点好啊。”杨利军说。
像杨利军这样的贫困户,在加工厂还有很多。据介绍,凯达为加工厂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预留100多个就业岗位。在薪资待遇上采用固定底薪+绩效工资的方式,鼓励多劳多得,实际收入达到每月4000—9000元。
不久之前,杨利军凑够了首付,在城里买了一套房。“现在有了固定收入,家里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做薯条做的也踏实。”杨利军说。
胡国柱是一名马铃薯种植户,今年40多岁的他有6年的种植经验。“不过以前种马铃薯,看天吃饭。”丰收了没销路,不丰收没产量,在胡国柱看来,咋种都是亏。
但凯达是个收购“大户”。投产后,凯达采取订单帮扶措施。实行“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保护价与农村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签订购销合同,由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种植。
这几年,先后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察右中旗宏盘乡、土城子乡、察右后旗大六号镇、兴和县丰裕村等15家合作社(村集体)签订订单3.5万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2户、1824人。拥有订单种植培养面积6万多亩,带动5000余户农民参与种植。去年,凯达向农民保护价收购原材料1.2万多吨,收购金额超过5000多万元,平均户均增收3600元以上。
今年,胡国柱与凯达公司签订一级种薯培育基地订单,以每斤0.75元保护价收购,公司还派技术人员下地指导。“播种、浇水、施肥全部上了机械,种地比以前精细多了。”
今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宣布,乌兰察布所有旗县全部脱贫摘帽。自2016年建设至今,房山企业凯达累计带动周边3万余人参与马铃薯、冷凉蔬菜种植,已帮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43人。
瞿万江家住湖北房县,是北京市房山区对口帮扶的6个县之一。2018年,房山区组织了第一届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涞水(河北)、曲阳(河北)、突泉(内蒙古)、房县(湖北)四县73人参加,瞿万江就是这里面之一。
房山区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建光介绍,今年培训班学员已增加到278名,大部分是微小企业老板、种植养殖大户、供销社负责人等致富创业带头人。
2017年以前,瞿万江家是土城镇土城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父母多病,多年来,家里的收入只靠瞿万江一人打工支撑。“全国各地,反正是哪里有工做就往哪里跑。”
黄酒,是房县的特产。瞿万江的老家土城村,能够说是家家户户都酿黄酒。2015年以前,瞿家一年能酿个二三千斤。产量小,销量也少,除了送亲属和朋友,再加上自家喝的,能卖出去的黄酒赚不了多少钱。
促使瞿万江下决心留下来的,是村里成立的黄酒合作社。“那时好多返乡的人,都留下来开始做黄酒。”瞿万江觉得,这是个有前景的产业。
第一年做黄酒,瞿万江的目标是先把产量从几千斤提高到1万斤。时任镇委书记刘玲玲来给瞿万江打气。“其实最初我是怕这1万斤不好卖,但书记跟我说,卖不出去的她来给我找销路,我这心里就有底了。”
新房新作坊完工,政府奖补8.4万元,瞿家出资五六万元。做黄酒的第一年,瞿万江家就实现了脱贫。
去年夏天,瞿万江买了人生中第一辆小汽车。“现在送货,我都是开着车自己去送啦。”
“刚开始的销量,主要是通过亲属和朋友的扩散。还有就是外地游客,来我们这边旅游,顺便买点酒回去。”瞿万江想着,何时,自家的酒也能打进全国市场。
2018年11月,房山区发改委牵头,组织并且开展为期五天的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作为村里的脱贫代表,瞿万江第一次来到北京房山。
培训活动上,瞿万江见到了不少企业家。听着人家的经营理念和产业思维,瞿万江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不少。
尽管也曾在网上买过东西,但开网店,瞿万江一直摸不清头脑。来参加培训之前,他甚至不知道开网店需要相关部门的经营许可。
在培训过程中,瞿万江认识了不少来自河北、内蒙古等地的企业经营者。“他们早就开始在网上开了店,卖东西了。”跟同行之间的交流,让瞿万江明白了自己这种食品厂商在网上开店,需要相应的食品卫生合格证件。还有就是怎么在网站上提交开店申请、网店如何运营等。
“先是去我们政府这边问了证件的问题,然后又在同行的帮助下用电脑一步一步申请。”不到一年,瞿万江的网店就正式上线了。
网店开张,瞿万江觉得,自家黄酒的销路一下子宽了不少。他专门看过客户所在的位置。“北京、山东那边的客户都挺喜欢我们这个黄酒的口感。”
最近瞿万江正在研究黄酒的口感改良。近十来年,为了迎合市场,黄酒的味道越来越甜。“但我小的时候,黄酒的味道是偏苦的。”瞿万江和记者说,甜度太高的黄酒对人的身体并不好。他想把黄酒的甜度降低一点,一方面更加有助于健康,另一方面也能让外地客户尝到传统黄酒的味道。
2018年11月 房山区2018年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开班。
2019年4月、5月、8月 分三期组织河北省涞水县、曲阳县,内蒙古察右中旗、突泉县,湖北省房县、巴东县赴房山区开展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2020年9月 房山区对口帮扶产品进京活动以“扶贫大集”的形式在窦店镇开幕。
2018年11月8日,房山区2018年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真正开始。这个培训班由房山区发改委牵头组织并且开展,为期五天。当时,我在培训班上说,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培训,把更多更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路传达给各位带头人,按照“先富帮后富”的基本理念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产业引领、精准培养”的工作途径,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培养出一批创业能成功、带动有成效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这几年来,来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数慢慢的变多。第一年是73人。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没在北京培训。但是我们深入对口扶贫当地,已经开了3次培训班,学员278名。我也希望学员通过培训及当地考验查证学习,积极与培训导师及当地企业家进行对接,相互学习借鉴,推广先进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结合房山区及被帮扶地区资源及技术优势,集中发力,充分的发挥协作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将协作项目聚焦到黄酒发酵、中药材种植等带贫效果明显的当地特色产业上。通过开办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调整创业思路,坚定致富信心。学员们将所学知识跟自己的实际生活、家乡的优势产业联系起来,帮助家乡人民致富脱贫,进而引导更多的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萌生了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想法和思路。
●2016年-2020年,房山区累计为受援地统筹安排扶贫项目资金9.8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14个,受益贫困人口约22.6万人。
●“十三五”期间,房山区支持和引导优质企业到受援地开展产业帮扶,企业累计投资72.58亿元,直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约1.4万人。
●自2018年起,房山区28个乡镇街道与受援地区35个乡镇建立了“乡镇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2020年,房山区共为受援地区争取扶贫项目资金3.22亿元。
●截至目前,今年房山区已助力受援地销售扶贫产品83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8%,助力约1.2万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