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法治周末》年度法律图书是本报从一年来阅读版面书评、《周末书话》等栏目中评论、推荐的百余种图书中遴选出来,结合本报征文的2011年法律图书私人阅读报告,经过编辑部的综合和推选,最终产生。本报继上期推出2011年《法治周末》年度图书后,于本期推出2011年《法治周末》年度法律图书特别推荐。
《批评官员的尺度:〈〉诉警察局局长沙利文案》 【美】安东尼·刘易斯著 何帆译
《法律创世纪:从圣经故事寻找法律的起源》【美】 德肖维茨 著 林为正 译
《法律与文化:一位法律人类学家的邀请》【美】 劳伦斯·罗森 著 彭艳崇 译
与往年相比,2011年法律图书的出版形势颇为喜人。相关主题的图书不仅屡有佳作面世,还成功进军公共阅读领域。今年6月伊始,各类畅销书榜单上,就破天荒地出现了法律题材的图书。及至年底,“深圳读书节”推荐的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的“年度致敬社科图书”,也都能见到法律图书的身影。
图书市场呈现出这样的积极反应,固然与相关图书的策划能力与质量水准的整体提升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恐怕基于以下三点:一是过去几年间出版的诸多法政类图书,已为广大读者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方便大家开展更有深度的阅读。很典型的背景类读物包括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任东来的《美国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杰弗里·图宾的《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等;二是《波士顿法律》、《傲骨贤妻》、《金牌律师》等美国律政剧的迅速热播,使司法文化深入人心,许多人开始对这类书籍产生兴趣,希望知道更多的背景知识;三是近年发生的诸多公共事件,大都与法律话题相关,更关系到普通公众的、财产、人身安全,大家关心这一领域的图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内容上看,较受公众关注、市场反馈也不错的法律图书,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人物传记、历史回顾、课程讲义和经典重译,这其中,既有学界名家原创,也有翻译引进作品。
好的人物传记,既能澄明史实,又能激人奋进。可惜的是,当下书店内的传记却以商界名流、帝王将相、演艺明星居多,法律人的传记屈指可数。不过,今年倒是例外。新年伊始,新星出版社就出版了《美国首席官》一书,是国内首部集中讨论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官的图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则于5月推出“美国最高法院官传记译丛”。其中,《》资深记者琳达·格林豪斯的《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是作者根据布莱克门遗留下的近50万份个人文档创作而成。全书叙事平实、行文简洁、节奏明快,既揭示了“罗伊诉韦德案”等重要案件的决策内幕,又穿插了官之间的逸闻趣事,对布莱克门与首席官伯格的决裂经过,也有详尽的叙述与分析。到今年年底,这一译丛的其他图书也将陆续出版,如伦奎斯特、斯卡利亚、斯蒂文斯等官的传记。另外,上海三联书店也在年底出版了美国第一位女性官桑德拉·戴·奥康纳的传记《改变美国最高法院:官奥康纳传》。
除美国官之外,法律出版社今年再版了英国官丹宁勋爵带有自传色彩的系列文集。其中,《法律的正当程序》一书,就是由副总理当年与同学合译的。主持“丹宁文集”译丛的,是已故北大教授龚祥瑞先生。他尘封16年之久的自传《盲人奥里翁》,也于今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龚老在“题解”中如此解析书名:“盲人奥里翁是一颗星座,他摸索着,向着朝阳前进。当太阳出来时,他黯然消失在空中,等待他的是无穷无尽的昼夜。我非常的像他。”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最终却被光明吞噬,这令人欷歔感叹的悲剧,正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龚老早年留英,师从政治学泰斗拉斯基,归国后曾涉足政界,但很快抽身而出,执教北大。1949年后,龚老经历过一系列政治冲击,年届古稀方重返讲台,但他热情依旧,不仅开设了“比较宪法”与“比较行政法”课程,培育出诸多英才,还热情参加了政治改革的设计与讨论。
阅读《盲人奥里翁》,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人在大时代下的赤诚、无奈、反思与自省,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言:“本人既不想迎合您高贵的读者;也不想讨好官方绝对的权威;更不想为所经历的表面不同、实质相似的社会妄加歌颂或诅咒,而只想反映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鳞半爪的感受。”
法史类作品向来是读者关注的重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今年推出的《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以生动的人物塑造和灵巧的戏剧笔法,描绘了美国的制宪过程和重大争议。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批评官员的尺度:〈〉诉警察局局长沙利文案》,则讲述了关于宪法的历史。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官在这起名为“《》诉沙利文案”的案件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了许多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
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地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民众关于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官、律师的形象。这本书之所以受到市场关注和读者欢迎,既是原作者功力的体现,也与其中反映的问题,暗合“跨省追捕”等当下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进入“微博”时代,网上“掐架”不断,常常是一语不合,就“”、“带路党”和“美分党”的帽子满天飞,动辄是诛心之论。人们忍不住会问:中国人是不是失去了说理的耐心和能力?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该如何是好》正是一本关于如何说理与思辨的好教材。该书因同题网络公开课的广泛传播而热销,但书的内容,却比视频版更有深度。
桑德尔通过不断抛出问题、提供思路,告诉我们如何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身边的点滴小事、政府的公共政策。从这本书里,我们大家可以发现,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的不是一个唯一的、确定的、真理式的答案,只是一点包容、一点耐心、一点冷静和理性思考、论辩说理的能力。
无论怎么红火,迈克尔·桑德尔终究只是一位学者,而艾伦·德肖维茨就不一样了,他既是美国最大牌的刑事辩护律师,也是一流的畅销书作者,此外,他还是哈佛法学院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
1998年至1999年,德肖维茨教授连续两年开设主题为“圣经蕴含的现代社会正义公理之源头”的研讨课,受到诸多学子追捧,申请比例高达八比一,成为哈佛大学法学院史上最受喜爱的研讨课。
今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了这门课的讲义《法律创世记:从圣经故事寻找法律的起源》。德肖维茨用尽心思挑选了十则最为引人争议的《创世记》故事,旁征博引历代典籍文献,从法律的视角提供了精辟见解。他不仅评论故事主人翁的行为,甚至毫不避讳地讨论上帝的行为,并据此告诉我们,《创世记》故事里令人难以捉摸的公理正义原则,是如何启迪与发展出了现代法律。
说来也巧,今年还有两本名为《宪法学讲义》的图书出版,作者一位是北京大学张千帆教授,一位是清华大学林来梵教授。两本书都以面向本科生的“宪法学课程”讲稿为基础,系统阐述了作者对、宪法和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既然冠以“讲义”之名,语言自然具有平实、通俗、浅显的特点,并辅以图形表格、历史图片、具体判例说明。
有趣的是,虽然书名相同,但两位授课者的知识背景却有差别。林来梵教授是留日博士,对大陆法系各国宪法尤为熟稔;张千帆教授留美多年,对美国联邦宪法及经典判例如数家珍。这些背景差异,在书中亦有体现。而读者若对照阅读,反会收相得益彰之效。更为难得的是,两位老师都没有只偏重“彼岸司法”,而是“深接地气”,结合国情与现实,深刻讨论了“中国问题”。“齐玉苓案”、“洛阳种子案”、“西安黄碟案”、“高考移民案”等热点案件的来龙去脉,在讲义中都有体现。
说到北大,前北学院院长苏力的文章和演讲,影响了整整一代法律学子。你或许不赞成他的学术观点,但他观察问题的视角、逻辑推演的思路以及华丽而委婉的“苏力式”文风,却可以让我们参考借鉴。
2011年,苏力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推出了修订版,再次说明这本经典著作的生命力。随后,收录苏力担任法学院院长期间,历次开学和毕业演说的《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除了演说,苏力在书中重点讨论了修辞如何运用的问题。当下,许多法律人习惯激情思维、煽情辩论,但我认为,与饱满的情感相比,修辞的方式、场合和技巧或许更重要。
算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孟凡礼译本,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一书,已经有九个中文译本。能被诸多学者反复翻译,本身就说明这本经典的价值。问题是,已拥有严复、许宝骙等译本的读者,还有必要阅读2011年的新译本吗?
答案是:很有必要。因为译著的价值,与译者对原著的领悟程度、对原意的传达能力有密切关系。《论自由》是一本19世纪的小册子,表面讨论的是思想、言论、个性自由的重要性,核心思想却是如何节制公权,防范“多数人的”,这也是严复将liberty译为“群己权界”的原因。美国最高法院近百年来关于的判例,就大多包含对《论自由》的解读。
然而,不同译者,受外文素养、知识结构的影响,呈现出的译文亦不一样。比如,许宝骙译本中有这样一句话:“假定全体人类减一执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假如他有权力的话)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如果不对照原文,恐怕很难理解这段话的准确含义。而孟凡礼译本在吃透原文的情况下,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将这段话改译为:“如果整个人类,除一人之外,都持有一种意见,而只有那一人持有相反的意见,人类也没有更大理由不让那个人说话,正如那个人一旦大权在握,也没理由不让人类说话一样。”孟凡礼对这类拗口、谬误译文的修正,为数甚多。
另外,中文的美感,除了遣词造句,很大程度体现在文句的节奏感上。而检验节奏感的最好办法,就是朗声诵读。中文译文当然也不例外。已故的尹宣先生为了能用优美的汉语译出《联邦论》原文的音韵美,曾聘请两位大学生,定时为他朗诵《古文观止》和《红楼梦》。而孟凡礼先生也是每译完一段文字,就出声阅读,感觉有拗口窒碍的地方,就在忠于作者文意的前提下,做文句上的变改,直到通顺为止。在我看来,与其粗制滥译一些没有价值的新作,不如请有心人重译经典。
2011年的法律好书很多,这个盘点虽着力求全,但难免挂一漏万。严格意义上讲,今年推出的好书中,多数是译作,即使有原创,也多是名家旧作。优秀的原创作品仍有所欠缺,而这正是所有法律人需要更加孜孜努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