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下半年因缺煤引发的电力缺口造成各地拉闸限电之后,主管单位开始着手改善动力煤供应。
2021年10月,发改委赴中央企业调研推动煤炭增产增供。之后的半年,从国务院到地方,各层级积极落实推动增加电煤的供给,保供政策延长至2022年全年。自迎峰度冬到当前的迎峰度夏,动力煤的日产量维持在高位,月度产量创近年新高。铁路部门全力配合,电厂到煤量维持同比高水平。
在今年疫情扰动下,下游需求在2季度整体同比偏弱,中下游环节得到了足够的时间对原本偏低的库存做修复。截止6月末,环渤海港口库存已达到历史高位。
2022年动力煤进口数量明显少于往年。首先,在中澳关系趋冷后,原本在进口份额中占比最大的澳煤停止了供应。其次,过年后,印尼因国内电力危机,限制了煤炭出口。跟随其后的是俄罗斯煤受俄乌冲突影响,进口受阻。而俄乌冲突带来欧洲的能源危机,以及今年的异常气候,造成价格倒挂,导致了电厂采购的收缩。我国进口的煤种中,以澳煤为代表的高卡优质煤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产地煤种品位等原因,政策增产仅要求绝对数量,以及高卡煤价格偏强,港口及电厂到煤低卡品种较多而高卡煤结构性紧张。根据截至6月中旬的年累计发电与耗煤数据判断,单位燃煤发电量较去年下降约4%。因此能得出,尽管全社会煤炭库存整体水平偏高,但存在热值结构性偏低问题。
就结构性问题,笔者向大型能源集团及电力集团分别进行求证,分别得到回复,确实存在库存卡数偏低的情况。
某大型能源集团销售部负责人:“电煤库存热值结构性问题真实存在。根本原因是澳煤高卡没有了,进口都是印尼中低卡,还有产能核增产能低卡出来的多。”
某上市电力集团采购负责人:“库存热值肯定比以前低。煤价高,低热值的煤特别是低卡进口煤性价比还有一些。品种卡数越高,标煤价越高,电厂亏损越大。目前电厂掺配后,综合热值降低了,这是普遍现象。”
从电力集团采购负责人处,我们获得了一个词,配煤掺烧。从中电联6月的发文中可见,行业早已意识到了存煤结构问题,而在这篇文章中,也提及了掺烧。“近期通过库存提升,电厂已达到相比来说较高状态,但低质煤占比过高。在进入高负荷阶段之前,提高低质煤掺烧,加快消化。”可见电煤掺配是调节库存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煤炭行业进入深度技术化发展,煤炭行业机械化持续提高,综采、综放技术使用逐步扩大,虽然煤炭产量大幅度的增加,但也带来了原煤质量恶化。另一方面,高煤价场景下,电厂采购高品质煤意愿不强,购煤平均热值会降低,曾出现倒逼煤炭企业生产低品质产品以应对市场的情况。掺配一直是电厂用于解决煤质和成本问题的重要工具。
发电厂基于锅炉选型设计及来煤结构,会根据不同时段的燃烧工况,对不同库存煤种进行掺配。电厂通过将低热值的煤和高热值的煤进行掺烧,用高热值煤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对低热值煤助燃,以及不同含硫量的合理混搭,最后在锅炉燃烧稳定性、热能的有效供给、环保排放情况和燃烧成本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电煤掺配的核心原则是要保障机组安全、环保、经济运行,并在确保锅炉燃烧安全、环保指标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实现入炉标煤单价最低、度电边际利润最大化。
某电厂采购负责人通俗地描述了电厂在当前困境下通过电煤掺配来完成利润最大化的操作:“原来电厂锅炉都有设计煤种,吃的都是细粮,现在没办法,都是巨亏,所以只能吃粗粮了。锅炉会增加飞灰磨损,热效率会下降,供电煤耗会上升,环保成本上升,但总体煤价下去点,能少亏点。但是如果煤种太差了,锅炉燃烧不稳,另外热值低,带不动出力。脱离了原先设计值,肯定会有负面影响。”
虽然电煤掺配能解决部分结构问题,但对电厂来说合理的煤价和稳定供应更能解决库存问题
本轮保供期间的存煤结构问题,与“十二五”期间的煤质波动成因有所类似。目前产能逐渐向三西等地区集中,是大型煤炭基地主要建设地区。但主产区中的陕北、蒙西的主要煤种是长焰煤和褐煤,蒙东地区全为褐煤,因此整体产出的发热量会降低。而当前供给端除了煤种品味因素外,前期保供政策保量不保质,也使得煤企减少了洗选流程的投入。另一方面,煤价影响下,电力企业不愿意购买更高热值的煤,就如同“十二五”前半段时期。但在后“十二五”末期,低质煤需求降低,市场形式倒逼煤企发展洗选,改善品质。中长期看,随保供力度延续,保供煤的溢出效应也可使得将来市场低卡品种的数量增加,竞争加剧,价格下行,驱动煤企洗选,增加高利润的高品质煤的供应。未来煤炭的供应结构,或许也将在市场的调节下,品质逐渐改善。
对于电厂端解决库存结构问题,中电联给出了建议:除了利用掺配消化低品质煤外,还要加强煤炭质量管理,中长期合同兑现过程中增加高热值煤兑现,并要求提升中长期合同能源保障作用,稳定市场煤价格。
以上建议分别针对保供只保量的规则下,上游供应带来的电厂被动接收低品煤造成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基于成本考虑,电厂采购标准主动造成的节后性问题提供了相对权威的解决方案。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动力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