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布心片区,市住建局授予的“深圳市房屋拆除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的牌匾显得格外醒目。今年9月,深圳市住建局决定授予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为“深圳市房屋拆除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并在棚改布心片区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以树立行业标杆、规范技术发展、推进节能减排。
罗湖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罗湖棚改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程正华表示,自从棚改项目启动以来,罗湖一直秉承绿色棚改和生态棚改的理念。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建筑废弃物处理,从处理体量、作业难度、技术上的含金量等方面看,在全国范围内都位居前列,将成为今后棚户区改造和市政建设生态发展的新风向标。“罗湖区将全力配合做好示范项目推广,为全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探索新途径、走出新路子。”
在现场指挥部天健集团移动破碎组负责人李恭博工程师的办公室,最引人瞩目的是墙上张贴的棚改木棉岭、玉龙、布心三个片区建筑垃圾破碎处理的进度图,红域的代表破碎完毕,黄色部分代表等待破碎,蓝色部分表示需进行分拣后破碎。图表中大部分区域已飘红,棚改建筑废弃物的破碎施工进展顺利。
近年来,随着深圳市旧城改造规模逐年扩大,建筑废弃物无处堆放,成为了困扰政府和社会的一大难题。据李恭博介绍,经初步估算罗湖棚改项目将产生约200万吨建筑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仍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符合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世界资源,有利于改善深圳的城市环境。为此,项目施工方天健集团按照深圳市、罗湖区政府“绿色棚改、环保棚改、科技棚改”的理念,投入约6000万元购置了3台德国制造的“KLEEMANN(克磊镘)”移动反击式破碎机和配套的移动式筛分机及相关辅助设备,对200万吨建筑废弃物做综合处理,实现综合利用。
建筑垃圾重新变成建筑材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对此,李恭博如数家珍:罗湖棚改项目总共要拆除1347栋房屋,多数为砖混结构的居民自建楼,房屋拆除后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分拣,钢筋是不能进破碎机的,会分拣出来通过别的方式再利用。人工分拣后的建筑垃圾难免会残留一些小钢筋,那也没关系,移动反击式破碎机有一个吸铁装置,进入机器的小钢筋都会被吸住搁置在一边,等待破碎的就是纯粹的砖瓦石料了。
离棚改布心片区现场指挥部不远的下港鹏碎石施工现场, “克磊镘”正在作业,机器的进口旁堆满了待破碎的石料,几台挖掘机轮番一斗一斗往机器里送料。李恭博介绍说,这套组合设备将房屋拆除后的建筑废弃物通过破碎机反击式破碎,经传送皮带输送至可选配三种不一样的规格筛网的筛分机进行筛分,可细分出不同粒径规格的再生原材料,目前有0-22mm、22-31.5mm、31.5-50mm三种规格;并在破碎料传送过程中,由设备上自带的除铁器装置将钢筋等铁类杂质进行筛选剔除,保证了最终粒料的纯度。最后,根据对最终粒料的性能检验测试,对其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实现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利用。
破碎后的建筑废弃物都可派哪些用场?李恭博表示,通过就地再生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三级循环生产体系。
项目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初级利用,即现场分拣破碎,将建筑废弃物处理成的石粉或砖粉(即0~10mm尺寸的材料),用作一般性管沟、基坑回填,约占总处置量的50%。二是中级利用,即将建筑废弃物处理而成的再生骨料(即10~31.5mm尺寸的材料),经过处置加工成骨料,用于低标号道路垫层、水稳层、低标号混凝土等。三是高级利用,按照一定的工艺,将建筑固体废弃物加工成透水砖、路缘石、内隔墙等再生制品,将项目废除的沥青路面生产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道路建设。
罗湖棚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题组副组长范璐璐介绍,按照一定的工艺,将建筑固体废弃物加工成环保砖、透水砖、植草砖、景观花盆等再生制品,将分别用于道路、房子、公园等处,让建筑废弃物“重生”。其中,被制作成的植草砖有着非常强的抗压性,铺设在地面上有很好的稳固性,绿化面积广,能经受行人、车辆的辗压而不被损坏。环保砖可用于砌筑道路、隔墙等。地板砖不仅质坚、容重小,而且耐压耐磨,能防潮,可用于铺设地面或楼面。透水砖可用于城市道路改造建设,具有保持地面的透水性、保湿性,防滑、高强度、抗寒、耐风化、降噪、吸音等特点。而轻质隔板墙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
范璐璐表示,让垃圾再次“重生”会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不但节约世界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治理费和垃圾填埋用地,还能推动深圳环保型再生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这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双赢’的明智之举。”
据悉,罗湖棚改过程中使用的移动式破碎机的理论产能为350吨/小时,移动式筛分机的理论产能为500吨/小时,高效的工作产能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速度,很适合棚改项目建筑废弃物就地再生处理的需求。同时,同步配套的水车和雾炮装置也大幅度的降低了作业现场的扬尘,减少了粉尘对现场环境的影响。
罗湖棚改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现场处理率高达98%。据估算,罗湖棚改项目通过废弃物综合利用可节约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00多亩;生产的骨料,可减少对不可再生矿产的开采,相当于减少取土20多万立方米,还原耕地100多亩;还可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化学气体排放,相当于节省煤2万吨,同时还可减少填埋处理所带来的土壤及地下水体污染,并节省政府投资建设废弃物填埋场的征地、拆迁、管理等费用。可以说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非常大地节省建设废弃物填埋场的征地、拆迁、管理等费用,拥有非常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效益。
罗湖的绿色棚改项目也吸引了全市不少企业踊跃参与。今年5月,由天健集团旗下的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组织发起的“深圳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协会”正式筹备组建。协会囊括了从建筑废弃物处理,到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身的全产业链综合利用的各类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这一些企业年处理建筑废弃物的能力都达到50万吨以上,个别企业年处理建筑废弃物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深圳市汇利德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员,并从今年7月份开始参与罗湖区“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我司移动破碎机进驻罗湖棚改项目木棉岭片区参与处理建筑废弃物,日处理建筑废弃物2000吨,截至目前已经处理超过6万吨建筑废弃物,相当于为深圳市政府节约6亩用地。”汇利德邦相关负责人王瑜民表示,该公司以建筑废弃物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利用自身专利技术生产城市建设所需的路面砖、轻质泡沫砖、路缘石、砂砖、混凝土、干混砂浆等绿色再生建材。
深圳市钰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日前也在热情参加投标处理罗湖棚改废弃物的项目。该公司积极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拥有2条生产线。总经理李霆表示,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一方面深圳的建筑废料已无地方堆放了,另一方面也能实现环保再利用,是利在千秋,势在必行的事情,政府也十分支持。
国内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顶级专家,深圳大学教授冠世聪指出,棚户区改造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传统堆填处置棚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废弃物的方法不仅要占据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浪费日益短缺的混凝土原材料。罗湖区采用“绿色棚改”的方法,现场处置和利用建筑废弃物,将建筑废弃物在施工现场制造成再生骨料和再生建材产品,一方面解决了建筑废弃物占用土地、转运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另一方面缓解了深圳市砂石资源短缺的问题,将取得良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为我国城市棚改走绿色发展之路开了一个好头,是我国城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途径。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罗湖棚改被称为“中国棚改第一难”。冠世聪表示,罗湖棚户区房屋建筑密集,地域狭小等给其更新改造带来了许多困难,要实现绿色棚改一定要使用特殊的技术方法,有时会造成建设成本增加。“但就建筑废弃物的现场资源化利用而言,由于省略了建设堆填区的土地费用、建设费用及运输费用,同时省略了部分建筑材料运入费用,新建筑的总成本反而会降低。前提是从棚改的全产业链上创新运营模式。”
冠世聪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置建筑废弃物的传统方法是将废弃物收集运至专用的填埋区,然后在填埋区建设固定处理厂,再将建筑废弃物加工成再生骨料及再生产品。这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建设大型的固定处理厂一次性投资大。罗湖绿色棚改采用移动式现场处理建筑废弃物的方法,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可以在现场使用,如果从全产业链考虑,在棚改初期就纳入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能轻松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零”排放和再生建材的“零”外运。“罗湖绿色棚改的模式值得在深圳别的地方乃至全国其他城市更新改造工程中推广应用。”
据统计,深圳每年房屋拆除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约770万方,重量达1000多万吨。而仅罗湖棚改一个项目产生的拆建物料,就约占到了全市拆建物料的20%。如果罗湖棚改的建筑废弃物没办法得到妥善处理,增加的城市负担将可想而知。因此,从立项伊始,罗湖棚改就确立了“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要求对建筑固体废弃物进行现场处理及综合利用。
尽管此前深圳已经积累多个建筑废弃物现场综合利用的案例,近400万吨建筑废弃物实现了就地绿色消化和循环再生利用。但是面对罗湖棚改如此大体量的拆除工程,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能否真正的完成现场综合利用,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科长何锋表明了自己曾有过不少担忧。“罗湖棚改项目作为存在重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隐患的区域,一定要尽快予以拆除,但是现场综合利用则要求在拆除的时候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破碎、分选、筛分等工序,将建筑废弃物变为可循环利用的建材,相比一刀切的拆除方式显然要复杂得多,两者之间是存在矛盾关系的。”何锋表示。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罗湖棚改不仅在房屋拆除方面实现了快速有序地推进,而且在建筑废弃物现场综合利用方面也做得十分出色,现场处理率高达98%,超过了市住建局的要求,而且产出的再生原料品质很高,杂质较少,非常符合市场的需求。“没有前期充分的研究准备,没有科学的实施工程的方案,没有得力的施工措施以及先进的施工工艺,要实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何锋说,他参与和见证过很多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工程,但罗湖棚改项目依然让他感到惊叹。 正因如此,深圳市住建局决定授予罗湖棚改造项目为“深圳市房屋拆除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目的是要“树立行业标杆、引领技术发展、推进节能减排”。
实际上,罗湖棚改的示范效应正在逐渐显现。以罗湖棚改等大型项目的试点经验为基础,深圳将推行拆除工程与综合利用一体化施工模式,要求实施主体在拆除施工前报备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方案,推行建筑废弃物现场处理利用,提出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置、综合利用、再生建材使用等要求,加强拆除工程源头管理。 “以往在我们的祖国,对天然资源的利用成本是极其低廉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企业有动力去从事程序复杂的资源再生利用,但这样的形式是无法持续的,资源再生利用慢慢的变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何锋说,在深圳全力打造绿色之城的道路上,罗湖棚改将成为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典范之作。
罗湖棚改项目的建筑拆除物变成再生骨料之后,一部分再生骨料直接用于管沟、基坑、路基等部位的回填,其他再生骨料还需要经过专门加工处理变成各种再生建材产品,其中有很多技术问题是需要攻克,这是天健集团副总工程师、工程设计部总经理江建目前的工作重心之一。
罗湖棚改项目产生的再生骨料体量很大,除了自身使用之外,还有大量结余可以供给其他项目。因此,制作出来的再生产品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及市场的要求。 为此,一方面天健集团建筑废弃物团队在内部进行试生产与工艺流程的研发,另一方面也要与合作的厂家沟通技术细节,控制品质衡量准则,最终将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加工处理成优质的再生产品,用于道路水稳层、低标号混凝土以及透水砖、广场砖、路缘石、内隔墙、再生生态混凝土等。
“罗湖棚改产生的再生材料能够适用于所有非结构性构件,而作为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棚改项目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一些再生产品,使建筑废弃物实现就地消化。”江建称,换个角度来说,未来回迁到这里的居民,他们所居住的房子,散步的公园与道路,里面都将保存有以往的建筑材料,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又回到他们身边。
随着天然资源的不断紧缺,可再生资源利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且天建集团早已有这方面的谋划与布局。“罗湖棚改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正是天健集团今后将要力行推广的模式。”江建呼吁,可再生资源利用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林龙阳)
罗湖棚改项目将产生约200万吨建筑废弃物,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占全市的比重约为20%。
投入近6000万元购置各类建筑拆除及移动电子设备,将拆迁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就地处理与综合利用,生产成粗骨料和石粉,能应用于管网回填、基坑回填、道路垫层等部位。
天健集团从德国引进了移动反击式破碎机和移动式筛分机(“克磊镘”),对建筑固体废弃物进行现场处理及综合利用,现场处理率高达98%。
据估算,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通过废弃物综合利用可节约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00多亩;生产的骨料,可减少对不可再生矿产的开采,相当于减少取土20多万立方米,还原耕地100多亩;还可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化学气体排放,相当于节省煤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