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5年登陆创业板,2017年通过并购龙之杰将业务拓展至康复医疗设施领域,整合完成后,公司确立了“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发展的策略,致力于成为大健康领域服务提供商。目前公司业务涵盖智能制造业务和康复医疗设施业务两大板块。
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业务主要服务的客户为医药、生物制造生产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层次地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所有的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从下游来看,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生物制造是《“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趋势,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的关键突破口。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医药、生物制造的融合则极大推动医药、生物制造业的发展。
医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格外的重视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先后颁布各项政策推动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但从行业现在的状况来看,目前,医药行业整体的自动化、智能化基础仍较为薄弱,我们国家医药企业有70%处于工业2.0阶段,仅有20%处于工业3.0阶段,更不可思议的是10%仍处于工业1.0阶段,因此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基础都还有待于逐步提升1。
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体机能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的绿色生产方式,具有原料无污染、流程简洁高效的优势。生物制造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石油、电力、轻工等制造业对化石原料及其不可持续生产方式的高度依赖性,降低生产的全部过程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了生命能量的绿色增长以及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起步较晚,但随技术、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投入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慢慢的开始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普遍应用2。
“十四五”是我国制造业进入产业升级、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时期,医药生物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顺势迎来行业发展黄金期。一直以来,行业利好政策频出,政策护航,促进行业稳步发展。
2《中国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鲁汇智、李勋来、邓玮、郑萌;中图分类号:F424.3
2024年1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建议》指出,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快推进产业链结构、流程与模式重构,开拓未来制造新应用。发挥中央企业丰富场景优势,加快建设多元化未来制造场景。加快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兴场景推广,以场景创新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4年2月5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新兴起的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培育制造业绿色融合新业态,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基础能力。
202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公司自成立以来聚焦医药生物智能制造领域,是该领域早期市场开拓者,历经近20年的发展,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产品以及对制药工艺的深刻理解,逐步确立了细致划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0年,公司中标工信部《2020年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并参与编制工信部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制药工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白皮书(2020年版)》,“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专家”身份获得国家认可;2021年8月,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11月,公司荣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服务型制造创新模式获得认可;2021年12月,公司入选“北京市第一批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诊断服务商”,智能制造诊断技术服务能力获得肯定;2022年,公司入选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公司“生物医药智能车间/工厂建设标准应用试点项目”成功上榜,进一步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与此同时,公司参与编制《制药企业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指南(2022版)》。2023年10月,公司被北京知识产权局评为北京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2024年1月,公司“工艺过程在线优化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名单。
公司作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可以向制药企业、生物制品生产公司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以制药工艺为基础,将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装备进行集成,从而赋能客户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最终实现制药生产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公司的产品主要有三类,分别是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装备。三类产品相互配合,逐渐促进客户实现智能化生产。
工业自动化是指在工业生产里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装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纵机器来加工生产,相较于传统方式,自动化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更高效、精准,自动控制管理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主要手段,是工业3.0实现的关键环节。
自动化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控制信号)、传感器(测量信号)、执行器(控制动作)等组成,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在对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设定后,能够保证被控制对象能够按照预定的参数进行生产,进而达到预期目标。
公司的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品类丰富,覆盖生物发酵、化学合成、中药及植物提取、药品制剂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对制药产业链的全覆盖。
工业软件是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灵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制造业公司实现精益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提供强大的技术上的支持,从而为公司实现智能制造打下了深厚的技术基础,是工业4.0实现的关键环节。
工业软件对工业产业有着极强依赖,其应用需要对工艺很有深刻的理解,软件的开发需要与企业管理与生产流程紧密结合,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迭代优化,最终形成满足工业实际需求的软件产品。工业软件的应用从整体架构上打通了从生产计划到生产的全部过程的信息流、数据流、物流,从而满足制造业企业的业务需求,实现制造业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业务目标的达成。
公司的软件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医药、生物制品生产领域,产品涵盖4大类,包括制造执行系统(iMES)、智能物流追溯系统(MTS)、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系统(SCADA)、仓储管理系统(WMS)等。
公司药品制剂领域的特色智能装备涵盖制剂工艺的多个环节,如用于分装环节的CF/CD系列计量分装机、用于粉碎环节的CFS系列高效粉碎机、用于配料环节的CB系列自动配料系统、应用混合环节的脉冲型气动混合机、用于清洁环节的CQXZ系列移动式清洗站、用于提取环节的TQ系列多功能提取罐等。
智能包装领域,企业能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包装设备和个性化包装问题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涵盖贴标、装盒、称重、裹包、视觉检测、二级赋码、激光打码、装箱、捆扎等环节,打通了药品生产走向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
智能制造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将“扩领域”和“智能化”作为该板块的发展方向。
从生产方式来看,原料药生产方式最重要的包含生物发酵、化学合成、中药/植物提取以及生物制药等。
自成立以来,企业主要服务于生物发酵原料药生产企业,生物发酵原料药生产的全部过程自动化控制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业务,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板块收入的重要来源,公司是该业务领域的早期市场开拓者,在该业务领域有着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并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为完善产业布局,公司将产业链横向拓展至化学合成、中药及植物提取领域。化学合成领域,历经数年摸索,化学合成领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品体系以及营销模式,目前该领域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动力300152)。中药提取领域,为促进中药领域业务拓展,2018年公司收购金安药机,通过整合,将公司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优势与金安药机产品做融合,形成完善的中药系统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公司在中药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植物提取领域,公司开发了工业提纯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2020年,公司首套生产线通过美国UL认证,产品线安全性获得认可,为下一步市场开拓奠定基础。生物制药领域作为医药制造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兴领域,公司将其作为关注重点,力争将其培育成新的业务发展方向。
公司在横向开拓新业务的同时也注重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公司以子公司诚益通科技为依托,将服务内容延伸至制剂生产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以智能物流系统、配料系统、混合系统、隔离系统、分装系统及信息化业务为核心产品的系统解决方案。包装是药品进入市场流通的必要环节。2017年,公司通过收购博日鸿将产业链纵向延伸至智能包装领域,由此,公司在医药生物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的产品结构更完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得以提升。
工业软件信息化产品是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公司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公司格外的重视信息化领域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公司信息化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智能制造系统(MES)、智能物流追溯系统(MTS)、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系统(SCADA)、仓储管理系统(WMS)等,在医药生物智能制造领域有着丰富的项目实施成果,先后参与悦康药业、华邦制药、宜昌三峡制药等国家级发展专项及新模式运用项目,以及正大青春宝“中药智能化平台”、芍花堂“芍花堂中药饮片数字化车间”项目等。
公司的康复医疗设施业务属于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按照WHO的概念,医学是由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四位一体组成的一种维护健康的自然科学。康复医学覆盖病种领域广泛,涉及到神经系统、骨科、心血管、呼吸、精神等多类疾病。康复医疗的治疗方法多样,最常见的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言语训练等多种手段,从而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使患者在体格、精神、社会、职业上得到康复。
康复医疗器械是指在康复医疗中用于康复评定、训练与治疗,从而有效改善或恢复患者功能的医疗设施,也是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必备条件;而康复医疗器械按照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康复评定设备、康复训练设备和康复理疗设备。
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分支之一,在中国起步较晚,属于较为新兴的行业。从行业的发展来看,该细致划分领域上涨的速度高于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行业水平,但国内康复市场仍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根据《柳叶刀》研究统计,中国作为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2019年,我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达到4.6亿人3。分疾病来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数量最多,其次为感觉障碍患者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分群体来看,康复对应的患者人群最重要的包含老年人群体、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残疾人群体、术后功能障碍者群体、产后功能障碍者群体等。截止2023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2.1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5.40%4;以脑卒中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目前40岁以上脑卒中现患病达到1,318万人,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8年的2.32%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2万人,其中856.7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164.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合计约占残疾人总数的12%6;2022年我们国家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手术人次达到8271.75万人7;2023年,我国新生人口约902万人8。
我国建立三级医疗康复体系,在该体系中,三级综合医院承担急性期治疗功能,康复医院或者以康复为主的二级综合医院承担稳定期治疗功能,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承担恢复期治疗功能。目前我国康复医疗资源大多分布在在三级综合医院。从医院数量来看,截至2021年,全国康复医院数量为810家,占专科医院总数8%。从康复医学科床位数来看,截至2021年,我国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为26.87万张,占床位总数的3.62%,与《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的康复科室设置床位数预期达到5%的水平仍有近2%的缺口9。
近年来,康复领域利好政策频出,精准施政,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康复行业步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
2024年1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建议》指出,要打造标志性产品,在脑机接口领域,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研制一批易用安全的脑机接口产品,鼓励探索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典型领域的应用。
2024年3月1日,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建议》指出,要打造标志性产品,在脑机接口领域,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研制一批易用安全的脑机接口产品,鼓励探索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典型领域的应用。
2024年03月1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
2024年05月29日,发改委等部门印发《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到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标准化:加快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提高设施设备适老化水平。支持县级医院医疗设施提质:综合当地服务人口以及服务范围内群众卒中、胸痛、创伤等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根据承担功能定位,支持县级医院科学合理配置除颤仪、呼吸机等设备,支持配备中医电、磁、热等特色诊疗设备,加强急诊、重症、中医、老年医学、康复、安宁疗护等专科能力建设,支撑县级医院更好地发挥县域龙头作用。加快城市医院老旧设备淘汰更新,鼓励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更新换代康复护理、监护、中医诊疗等智能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2024年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对外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并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行业涉及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
公司康复医疗设施业务主要以全资子公司龙之杰为基础进行开展。龙之杰成立于2000年,历经20年发展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成熟经营模式,是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内的创新引领型企业。从业务覆盖范围来看,公司产品进入国内5000余家医疗机构,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多款产品获得CE和FDA认证。
龙之杰自成立至今,逐步完成从单一产品销售向康复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龙之杰致力于为国内外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养老护理机构、体育运动等专业机构提供优质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
成立伊始,龙之杰以电磁场治疗仪、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等产品完成早期客户资源和工艺技术积累,历经多年发展,研发生产逐渐规模化、系统化,通过自主研发夯实基础,逐步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目前龙之杰产品覆盖康复评定、康复训练、物理理疗三大领域,应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是国内覆盖产品线较为齐全的公司之一。
品类齐备的产品线是基础,丰富的行业经验是优势,龙之杰从临床实际的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疾病问题推出专科解决方案。相较于单一设备销售,专科解决方案针对性更强,能够“一站式”解决常见的疾病问题。目前龙之杰专科解决方案覆盖6大领域,包括疼痛康复解决方案、神经康复解决方案、养老康复解决方案、孕产康复解决方案、骨科及运动康复解决方案、临床康复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国内康复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国家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建设。龙之杰积极做出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推出康复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更快捷、高效的建立符合国家要求的康复医学中心。
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是以深度服务为特色的,在战略规划、设备集成、专业方面技术、管理运营、软件服务等方面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龙之杰结合监督管理的机构的建设标准,为客户提供从前期的场地规划设计、康复设备提供、人才教育培训及学术帮扶到后期的科室管理、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服务。与传统的康复医学中心建设模式相比,整体解决方案的针对性更强、建设周期更短,售后服务专人对接更方便快捷高效。
龙之杰作为康复医疗设施领域的领先企业,从始至终坚持围绕“做全做优产品线”、“拓展维护销售经营渠道”、“学术推广打造品牌知名度”三个方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龙之杰以集团大健康战略为基础,坚持建立科学技术创新型、产品引领型、资本驱动型的现代医疗科技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锻造业内最强劲的“发动机”,充分体现龙之杰核心竞争力,以不断延伸优势技术在其他亚专科康复领域的应用,实现销售成果最大化。
龙之杰依托现有设备,通过与物联网、云存储的连接,通过对大数据、AI等技术应用,使得原有设备拥有互联网智能化功能。康复医疗设施硬件智能化建设不仅能提升现有康复医疗设施智能化水平,同时还能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康复数据统计分析及患者个人全康复周期的数据共享服务(便于患者转院康复及院后康复),龙之杰作为康复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总实力得以提升。
龙之杰的销售采用经销商为主的销售模式,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经销渠道具有共用性和排他性,共用性是指当一种产品打通渠道并获得客户认可后,企业可以通过该渠道销售别的产品,排他性是指先进入的企业较为容易形成渠道壁垒,形成较强的行业竞争优势。
从龙之杰的市场定位来看,自成立以来,企业主要以三级医院为主要开拓目标,发展至今形成了稳定的经销渠道,打造了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对于传统的三级医院市场,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经销商渠道维护,并利用渠道的共用性持续推广新产品,不断深耕优势领域。与此同时,公司顺应政策导向,积极下沉目标市场,拓展经销渠道布局县乡基层医疗机构市场,力争利用渠道排他性形成公司渠道竞争优势。
品牌创造价值,品牌是企业战略的外化表达,是赋能业务的重要工具。龙之杰致力于通过学术推广活动提升公司口碑与影响力,获得更多康复专家的认可,从而让产品更多的走进康复机构,最终服务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龙之杰采用线)双重模式打造品牌价值。线下交流方面,龙之杰首创“常春藤康复生态圈”,搭建康复优势资源平台,为康复同道提供一个基于康复发展共识,以共筑和谐生态、同结友谊藤蔓、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的健康合作环境。线上交流方面,龙之杰推出“常春藤康复菁英大讲坛”,邀请多位康复界专家分享康复专业相关知识,同时为康复同道搭建一个经验分享,共展芳华的康复知识平台。丰富的学术推广活动在打造企业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让龙之杰积累丰富的康复专家合作资源,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产品技术创新性。
因产品的特点,公司采购模式可区分为一般采购模式和定制化外协采购模式。对于标准部件如现场仪表、传感器、部分执行器等硬件设备和钢材等原材料采取直接从供应商处采购的一般模式。对于非标准组件如控制器以及部分执行器等,则应该要依据工艺特点进行定制化外协采购。
龙之杰主要是根据销售情况并结合市场预测情况做原材料的采购。龙之杰结合具体的生产计划编制月度采购计划,经批准后由采购部具体执行。龙之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考核体系,通过价格比对、样品确认检验等方式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在执行采购任务时向合格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确定交货周期保证原材料的按时供应。
从生产的产品类别来看,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有2种,分别是系统设备及组件、智能制造系统软件产品及服务。
系统设备及组件是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方式为主,计划生产为辅。生产的设备及组件供内部自行使用,同时也可以对外销售,目前该生产业务主要以子公司盐城诚益通、诚益通科技、博日鸿为基础进行开展。
智能制造系统软件产品及服务包含三个环节:前期的方案设计及合同签订;中期的软件产品根据生物医药工艺、质量、设备、信息化管理需求定制化开发,以及配套服务器、传感器、执行器、操作终端的采购、后期的现场安装调试、测试及验收、验证。根据项目的大小、工艺水平的复杂程度,以及受施工的难易程度、客户自身施工和配合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现场实施的期限有所不同。
龙之杰的产品主要系标准化产品,生产计划按照预计客户的真实需求及销售计划定制,采用库存生产的模式,即先备货,客户下单后及时发货。龙之杰生产主要以零配件的装配、调试为主,将采购的原材料以及外协的零部件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组装、老化测试,通过检验后入库。
公司自主生产的系统设备及组件可以对外销售,一般根据合同金额大小及客户真正的需求,采用招投标和协商定价等方式销售。智能制造系统主要客户为各大医药、生物企业,因项目规模一般较大,因此多以招投标方式来进行。同时,为了扩大产品宣传,公司利用展览会、研讨会、技术交流会等行业内活动以及网络媒体、期刊等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
龙之杰采用经销、直销两种模式。国内市场中经销、直销两种方式并行,国际市场以经销为主。国内市场中,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经销模式中,国内设置东北、华北、西南等七大区,由大区经理负责各大区的经销推广,产品通过经销商向最终客户销售。直销模式主要是针对政府采购项目,在政府采购项目进行招标时,龙之杰会直接参与政府项目的竞标,中标后由龙之杰与政府部门直接签订销售合同,龙之杰直接向政府部门供货。国际市场中,龙之杰的销售主要是通过与国外经销商合作,再由经销商销售给下游客户。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贯彻“一体两翼、双轮驱动”发展的策略,紧密围绕年度经营规划,统筹生产经营、研发创新、风险管控等工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下,同比下降0.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8,356.75万元,同比增长12.52%。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到36.08亿元,较期初增长6.02%;归属于上市公司净资产达到22.20亿元,较期初增长3.39%。
报告期内,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同比下降2.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4,375.94万元,同比增长3.77%。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板块积极开拓、稳中求进。对外,公司以个性化、全方位的营销及技术服务赢得客户信赖,持续推出新产品为客户赋能,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对内,公司强化各子公司成本管控,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各项具体措施,内外双举措逐步提升盈利能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板块积极开拓、稳健发展。从医药领域业务来看,2024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总体保持稳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上升,受益于行业的发展,报告期内,医药智能制造业务签单总体保持平稳。从非医药领域业务来看,2024年上半年,以发酵工艺为核心的生物制造领域签单取得良好发展。同时,在制剂领域,伴随着标杆项目的落地以及品牌形象的推广,以粉体装备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赢得众多食品、日化、香精香料等领域客户的青睐,最终对非医药领域业务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技术赋能营销”理念,项目技术路线覆盖从菌种构建、工艺设计、设备采购到施工建造的全部流程,贯穿售前、售中、售后全部环节,以技术促进营销,从而增强公司对项目的把控能力及承揽能力。同时,为契合“医药+非医药”双业务发展格局,公司进一步扩充非医药经营销售团队规模,逐渐完备营业销售人员培训体系,分类开展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营销培训,加强一线销售队伍力量,从而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康复医疗设施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3,980.81万元,同比增长24.02%。
2024年上半年,“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利好政策出台,市场静待细节政策落地,设备采购需求后移,受此影响,康复医疗设施板块第二季度收入增速环比第一季度有所放缓。期间,公司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持续来管理优化、降本控费,经营效率得以提升,盈利能力得以增强。
公司秉承研发创新驱动的理念,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符合患者需求的新产品,并持续对现有产品做优化。报告期内,电磁聚焦式冲击波治疗仪、间歇式气动压力系统等新产品陆续上市,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年初至今,龙之杰新增注册证及备案凭证6项,截止披露日,累计拥有注册证及备案凭证97项,尚有3项注册证及备案凭证处于申请中。
在脑科学领域探索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双向闭环脑机接口技术,以脑机接口赋能康复,让康复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促进大脑重塑实现功能代偿。2024年3月,龙之杰控股子公司“北京脑连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脑科学探索迈向新的里程碑。在输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公司打造以经颅磁、经颅导航等为核心的系列新产品,以此来实现自主导航、精准治疗。在输出式脑机接口领域,公司布局非侵入式与侵入式两个方向,在非侵入式领域,公司致力于以脑机接口技术赋能现有康复产品升级,2024年7月,3款样机产品发布,后续将推进注册取证。在侵入式领域,公司以探索侵入式脑机接口前沿技术储备为目标,2024年5月,与北京市大兴区政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签署合作协议,以合作促发展。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康复医疗业务取得平稳发展。分板块来看,城市事业部聚焦三级、二级等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医疗体系,持续推进新产品导入,稳固现有市场占有率,助力康复学科设备升级,助推学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报告期内,板块经营业绩总体保持稳健,较去年同期微量下降。乡村康复事业部聚焦基层公立医疗体系,以“产品+服务”助力基层康复医学科0-1建设,以康复赋能基层“医康养”融合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深耕现有市场领域,板块经营业绩实现良好增长。
截止2023年末,企业具有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及国外认证的数量共计94个。
2024年至定期报告披露日,公司新增6个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截止定期报告披露日,公司累计拥有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及国外认证的数量共计100个。截止披露日,尚有3个处于受理中。
公司扎根医药生物智能制造和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医药生物智能制造领域: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技术创新、重视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公司组建专业素质过硬的开发团队,进一步探索客户的真实需求,倾听行业专家意见,重视行业发展动向,不断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来实现用户的需求,目前公司成立了较为完备的研发设计体系,取得了多种富有高技术附加值的研究成果,如一键式连消水消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数字化交付平台、iMES系统、仓库信息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系统、近红外探测系统等研发项目。
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公司以“龙之杰”为依托布局康复医疗蓝海市场。龙之杰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其核心动力,十分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目前拥有较为完善康复医疗设施产品线,在电疗、光疗、磁疗、压力疗法等物理因子治疗产品及运动治疗产品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头羊,获得了海内外物理治疗师及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
医药生物智能制造领域: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大部分属于非标准化产品及个性化服务,相比一般行业,客户往往更看重品牌的知名度。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该领域的领先企业,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技术开发、工程服务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声誉,“诚益通”的品牌已经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同,这为公司巩固行业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打下了良好基础。
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医疗器械类产品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情况,消费的人在选择时尤其关注产品的品牌知名度。龙之杰自成立以来,将品牌建设贯穿整个发展历史,以突出的创新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基本的产品受到广泛认可。此外,近年来龙之杰多次获得全国AAA级质量等级信用单位、广东省诚信示范单位、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随着龙之杰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其品牌优势更为突出。
公司拥有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的高素质、高稳定性及丰富的行业经验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保障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2018年7月,公司董事长梁凯先生入选第三批“新创工程-亦麒麟”领军人才名单,在董事会及高管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将继续贯彻发展的策略,求真务实,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在企业管理方面,公司成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并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同时,公司秉持以人为本、一起发展的理念,广聚海内外高品质人才,拥有健全的人才培育机制,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此外,公司注重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员工持股计划等多种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
公司将通过聚焦核心目标,围绕大健康领域,依托互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工艺研究、信息化等平台技术,整合资源,多维度布局,成为大健康领域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业务的延伸,使公司在现有智能制造方案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上扩展信息化工作,向下延伸到装备及工艺优化,为大健康领域的用户更好的提供两化深层次地融合的智能制造系统方案及产品。目前,公司已初步完成了在医药生物智能制造领域、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的产业布局,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贯彻“一体两翼、双轮驱动”发展的策略,深耕市场,努力实现业绩增长。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随着公司下业客户的实力不断的提高,对产品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综合性需求也慢慢变得多,未来,随着国内外医药生物智能制造业及康复医疗设施行业的发展,将加剧行业市场竞争。
公司将发挥品牌效应和融资优势,借助长期资金市场资源,通过整合优化企业优势,完善产业链布局,扩展业务板块等方式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同时持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大产品研制力度,横向扩展公司产品链,纵向深入开发产品性能,增强客户粘性,提升目标客户对公司产品的关注度、信赖度和满意度,增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医药生物智能制造及康复医疗设施业务都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研究开发具有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因此,科学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对于从事该行业的公司能否持续取得领头羊具有前导性作用,公司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也许会出现研发方向偏差、研发没办法实现产业化、研发成本超支、研发失败等情况,或是竞争对手掌握了相同或更优越的产品和技术,尤其是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将会导致公司面临一定的风险。如果将来公司未能收回产品开发的有关投入,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公司成立了研发风险控制体系,对研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经管理层讨论立项,同时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定期跟踪,及时反馈和改进研发方向,降低以上风险。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伴随着公司的成长,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也趋于复杂化,对公司管控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能否吸引、培养、用好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为应对风险,公司积极引进人才,注重人才教育培训,不断在人才教育培训和激励方面接着来进行机制创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等多种激发鼓励措施,努力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